背景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深圳對標先行示范要求,全力推動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在“辦人民滿意的教育”中,努力實現“幼有善育、學有優教”,打造民生幸福標桿。為此,深圳對多所中小學開展新改擴建工程,深圳中學初中部就是其中的一所。深圳中學作為深圳教育一張閃亮的名片,肩負著對標世界一流中學的重任。深圳中學初中部拆除擴建工程旨在擴大辦學規模,優化教學環境,為師生提供一所特色鮮明、開放創新、生態友好的活力校園!
挑戰
項目用地緊張,容積率高,場地內有4米高差,地形復雜。原有保留建筑位于場地中心,對校園規劃有較大影響,并且僅運動場就需要占據一半場地,致使建筑缺乏公共活動空間。同時,場地西側貝麗南路道路等級較低,上下學時間段交通量大,家長接送會增加交通壓力。
營造
針對上述問題,深圳中學初中部采用“多首層串聯互動+功能復合疊加+知識階梯”三大設計理念,創造性地解決用地緊張的問題和豐富空間的訴求。
多首層串聯互動
項目利用現狀高差,重塑校園內地形和空間,最大化拓展多首層公共空間,營造層次豐富的校園微環境。架空空間為師生提供了更多半室外交流互動場所;連廊構建了運動區、新建綜合樓、保留綜合樓、新建教學樓之間便捷的交通系統。學校負一層設置的家長接送區解決了上下學時間接送對城市交通干擾的問題。
剖面功能分析
功能復合疊加
項目將主要教學功能布置于場地南側,教學功能與教學輔助功能豎向疊加,解決項目用地緊張的問題;教學樓與綜合樓在總圖上相對獨立,同時通過架空層以及架空平臺相互聯系;圖書館、景觀平臺和連廊作為連接體系,串聯各功能體塊。
知識階梯
圖書館層層退臺形成的“知識階梯”作為共享中庭是整個校園的活力聚集地。“知識階梯”不僅拓展了各樓層學生課間可達的室外活動區域,豐富了課外活動和非正式學習的場所,同時也解決了高容積率導致的活動區域緊張的問題。點綴在“知識階梯”周圍的“懸浮盒子”進一步提供了交往和休憩空間,在豐富中庭趣味的同時,也和“知識階梯”形成了巧妙的視線互動,交流在“看”與“被看”之間悄然發生。
功能分析圖
傳承
深圳中學初中部新校園與高中部新校區建筑風格一脈相承,立面延續經典三段式構圖,以現代設計手法,融入深圳中學標志性的校徽圖案,打造極具特色的建筑形象。
落成
2022年9月,深圳中學初中部的學子迎來了“返校日”,歷時兩年建設,煥然一新的初中部新校園終于投入使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大家的評價吧。
來源:本文轉載自網絡
我們重在分享,尊重原創。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