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源里“超流體”藝術生活館 / gad · line+ studio
展廳 · 杭州, 中國
建筑師: gad · line+ studio
面積: 540.4 m2
項目年份: 2019
OLD MEETS NEW
項目毗鄰孕育中華文明的京杭大運河,同屬杭州主城核心商圈。在時空隧道中,當下即是歷史,過去也是未來,對于一塊代表城市源起和根脈的土地上,以指向未來的態度回應,以輕盈動感的反重力建筑語匯在杭州這個自然之城訴說著未來人居環境新的可能。
提取運河“水”之元素,借由水的流動性、包容性、承載感,以“一滴水的時空游動”為創作靈感生成“超流體”建筑原型,呈現建筑師對該特殊場所寄予的想象。
“時空”動線
藝術生活館實際用地狹小,呈三角形,夾存在規劃的兩棟塔樓間。如何在有限的空間體量中設計無限的時間感?借傳統園林中的九曲橋的“折線”手法,有意識地拉長動線,看似就在眼前卻需要花費更多的時間到達,“時間”被設計入空間體驗中。
為營造私密性和空間的層次感,考慮周邊商區環境,沿著原有主干道拓展用地范圍,預留近百米的車行道后到達主入口,以更宏觀的角度思考生活館和周邊的關系,以敘事性的邏輯給予來訪者一段“未入其境,先聞其韻”的體驗。
隱于城市一隅的主入口,借壓低延展的頂棚界定空間形成隱秘感;轉而是拾級而上的石板階梯,布有山石綠植,以此為歷史意象;轉折后的鄰水廊道選用深色吊頂石膏板,以簡潔的線條指向未來;而折點處的接待中心也就成了“空間站”,銜接和緩沖兩段連續時空。生活館內同樣經過巧妙設計的折形動線,為室內多樣化的活動提供空間支持。
超流體美學
生活館的主體建筑按照現有地形以退臺的形式置入四個盒子體量,分別承載接待、兒童游樂區及其他功能。
在立面上,采用標準化預制構件實現了iphone標志性的圓角曲線,動感、圓弧的流線,整體立面猶如微邊框數字全屏,順應科技美學的當代趨勢。外邊緣采用超薄的蜂窩鋁板包裹石材肌理的亞克力板,暗藏有LED燈,夜晚透光,大面積超白玻璃幕墻與水環境疊加,強化超流體建筑的反重力感。
結語
未來,生活館將作為社區的會所和主入口,兼具科技美學和人文氣質的外觀設計讓建筑擁有更長的保質期。杭源里藝術生活館這一城市小品建筑,是line+對美學與空間的極致追求,也是對未來城市人居環境的想象藍圖。
來源:本文轉載自網絡
我們重在分享,尊重原創。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
- 時間 2019-11-28 /
- 作者 /